他们刚到这里,还没摸清楚哪个坊里有卖吃食的。
眼下,景星坊是第一个。
去景星坊打探消息的那些人,也不必遮遮掩掩了。
粮票的事吩咐下去,冯载宁又想到了在景庆公所见到的宝葫芦。
他和祖母闲聊的时候,也想过用类似宝桥的那些闪亮之物建佛堂,只不过得先摸歆州城的规矩,以及赵家的态度。
如今所住的宅院中,改设的佛堂暂时保留原样。暂且低调,先观望,再改建也不迟。
庆云坊的道观会得到允许,必定掺杂着别的利益,并非寻常道观。
那宝葫芦他瞧着还行,虽然是道士炼制的,但,买个回来放在家中也挺不错。
改日去问问,是直接用钱粮购买,还是捐些功德钱去换?
景星坊。
工地停工之后,许多做劳力的劳工暂时没了收入,吃饭也节省了。
食堂那边冷清了些,粮票流通减缓。
但很快,来自四海坊的人让这里又喧嚣起来。
冯家的护卫和随从们,拿着粮票津贴陆续过来。
他们还挺积极的,能近距离观看宝桥,方便打听消息,还有热的汤食。
城中今年冬天北迁而来的其他人见状,也打开思路。
同样初到此地,同样很多物件没备齐全,仆从们开伙不便,同样不方便给赏钱,不如用景星坊的粮票作为津贴。
算下来,还能节省些许钱粮,又能打听到更多消息。
省钱,省时,省事。
之前也不是没人想到,只不过大家顾虑较多,都不愿意当第一个。
如今四海坊的冯家先走出一步,似乎没什么问题,便放心地跟着走了。
小批量的直接找食堂负责人换粮票,大额度的找公所换购。
还有经常遣家仆到城门口接应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