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成品的良品率却仅有亿分之3.8而已,完全不具备可用性。
唯有将每一道工序的良品率提升到约99.99%,最终良品率才能提升到约80%的程度,才能算是具备实用性。
但每一道工序99.99%的良品率……何其之难。
但难也没有办法。李青松只能遵循最严格的设计与建造需求,来造这一座全新的芯片工厂。
李青松最终将厂址选在了远离任何基地与铁路线的一处盆地之中,这样便能确保最微小的震动都不会传递到这里;
这座巨大工厂的厂房采取了最严格的防辐射措施,严防星际辐射干扰到生产线;
每一名进入到生产车间的克隆体,都必须穿上最严密的防尘服,严防带来任何灰尘,等等等等。
这座巨大工厂的建设,与后续设备的安装、调试等,总计耗费了李青松一年时间。
看似一年时间并不久,但对于效率极高的李青松来说,已经是难得的漫长时间。
芯片工厂终于建成,终于可以批量生产制程为20纳米的先进芯片了。
只是自己刚刚掌握这项技术,现阶段,芯片工厂的良率暂时上不去,目前仅有约3%而已。
它的总产能为一年能生产一千万枚芯片。但这其中,仅有30万枚芯片符合需求,剩下的970万枚芯片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导致总体性能下降。
把这些芯片扔掉?回炉重造?
开什么玩笑!
芯片哪部分存在缺陷,就把哪部分通过算法和程序屏蔽掉,剩下的部分不照样能用?
虽然整体性能会下降,但就算下降了,综合性能也比之前哪怕最先进的45纳米制程芯片高啊,照样是好东西。
于是,这一年产量之中的30万枚最高质量芯片,李青松全部拿去准备造一座最新的超算,剩下的970万枚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