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票房号召才是真金白银的实力象征。
谁是顶流一清二楚,资本比你更加明白。
因为到手的钱他们知道。
“牛逼啊,瑾哥这是走上了好莱坞的节奏?”
“这才几年,已经进入好莱坞了?”
“这圈子,可比内娱强多了啊!”
“啧啧,贝尔、程龙,这新片阵容!”
“定档那部也猛啊,陈瑾自导自编自演,一个人在最负面的情况下,闯入好莱坞拍的电影,人生地不熟居然还真被他拍出来了,而且全球定档什么概念?”
“猛!陈瑾跟国内的那批男演员可真不一样!”
“是啊,我之前还以为他不行了,没想到……”
炸出来了这么两部重磅。
国内的微博、论坛等等,都在讨论着陈瑾的新闻和电影,一时间好像又回到了陈瑾制霸电影圈的时候。
半年时间,陈瑾的这个沉淀,让他确确实实从小鲜肉,走到了实力派的地步。
这一波的转型确实很成功。
说实话,原本陈瑾是有票房号召力不假,但更多的,还是吃了档期的红利。
从《失恋33天》开始,到春晚,再到《建党伟业》、《人生大事》、《致青春》,票房爆炸更多的是因为档期、宣发,而不是陈瑾真正的观众缘。
他的人气在那时其实是虚高的。
所以,那个时候他突然跟退圈一样去了好莱坞,其实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在那样的情况下,你如果天天挂在热搜上,只会让人反感。
而突然的沉寂,再到今天新闻的瞬间曝光,那种半年来的沉淀外加作品,瞬间让很多路人粉,变成了格外关注的对象。
这就是为什么演员一定要远离高曝光。
没有人喜欢一个明星天天看到他的新闻,多了就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