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找个大的片商,将它好好的推广一下!”
“考虑下吧,我看中韦恩斯坦影业的发行能力和渠道!”
这家伙哪怕跟迪士尼交恶,但派拉蒙、环球的关系都是很好的;他如果真买下了《金陵》,想赚大钱肯定是会努力去谈院线的。
《英雄》能北美几千个馆同时上映,《金陵》有贝尔肯定更可以。
哪怕索尼几家在后面抵制,花了大钱的韦恩斯坦绝对会想办法。
而原本时间线《金陵》这么惨,就跟张卫平的很多操作有关;这家伙,太急了,而且急于想给张一谋申请奥斯卡,前期的宣发等等都没做。
再加上小日子在后面这么一整,哪有院线敢冒险排片?
北美的院线市场是非常资本化的。
他排片看的就是热度。
不像国内,中影几家巨头说给40%的排片,那每家院线都会在这上下浮动。
就是上映的影片,全国各地的院线都会同一时间上。
但北美其实只有极少数的电影,拥有同一时间北美所有院线都能上映的实力;你要能让他院线赚钱,他恨不得求你让他的院线上映;要是没热度感觉赚不了钱,就是另外一副嘴脸。
所以,在北美有话题度、得奖电影,外加六大的爆米花,是最最受欢迎的。
院线甚至能贴分成给你排片,但这样的影片在北美也很少见。
更多的,就是会先安排几个馆看看市场反响;好的话就增加排片,这样票房一路上扬。
逆袭的神话在北美当然有,但所有电影人,其实都希望跟华夏一样,采取一上映就几千个馆同步,那即使是烂片,其实电影的票房最终也不会差。
北美,太看重上映的开馆数了。
什么一开始几十馆逆袭几千万上亿票房的奇迹,陈瑾是不怎么敢尝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