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补充了一句:“当时我其实还是有机会的……”
“那确实太可惜了!”
陈瑾想了想那时间段,张卫平肯定是不会答应的。
那时候两个人已经展开合作,《英雄》火成这样子,张卫平怎么会同意他去拍文艺片?
《十面埋伏》不香么?
那时候张一谋拍《白鹿原》,肯定不会像现在王权安商业文艺片的拍法,肯定是纯文艺片性质,这样拿奖也会容易一些;只能说张卫平是个彻头彻尾的商人嘴脸。
自从他跟张一谋合作之后,就没在三大露过面,压根没把文艺片和文艺的奖项放在眼里。
当然,也就更不会公关了。
三大电影节,你不公关绝对是不行的;而反倒是北美,你公关也不行,得砸钱。
张卫平又是个抠门货,那同样拿不到奖了。
“走吧!”
“这电影小王拍的还可以,有点原著的味道,就是不够深刻,应该也是怕上面的审查……”
张一谋指了指:“毕竟这片投资大呢,要在内地上映的!”
内地版本,显然删减的更厉害。
而来参展的影片,其实也是需要审查的,不然不会给你龙标。
现在国内的电影局有些开放,但不多;支持电影人参加三大拿奖,但前提是得让他们把把关,虽然审查上比以前松了不少,可在很多导演看来,还是有束缚。
按照老王刚刚的介绍,《白鹿原》本来有5个小时的版本,后来剪辑到了3个半小时,参奖审查又被删了20分钟。
十几年前其实审查并没有这么严。
新千年之后属于一刀切,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白鹿原》在90年代如果拍出来,肯定是最原汁原味,张一谋能够胜任;而00年之后,那就只能走地下电影的模式,以张一谋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