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的留学生在那支持着同胞的抗议,那个发言的白人不由得耸了耸肩,举手投降:“ok,或许我是错的,我道歉!”
“我能理解你们的心情,如果我的国家曾经也遭遇了这一切,我想……我应该比你们更加痛恨日本人!”
“谢谢!”
一码归一码。
错误的言论要提醒,但正确的表达同样能获得尊重。
“谢谢大家!”
“谢谢!”
张一谋也已经带着陈瑾等主创上台,他抿着嘴其实也有些激动,一半是因为看电影看的,每一次都能感同身受;一半则是在场的观众给予的情绪价值。
所有人都看懂了这部电影,这就是张一谋拍摄的初衷。
他要让全球的所有人,都知道1937年,日本人在金陵所犯下的滔天罪行。
就像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让全球都知道了纳粹对犹太人犯下的罪恶。
虽然,这在后世看起来很滑稽。
这也是为什么那个留学生,不愿意《金陵》被称为华夏版辛德勒名单的原因。
但凡了解下真正的历史,南京大屠杀是真正的暴行,而犹太人……emm,不可描述。
在很多留学生看来,辛德勒是不配的。
“一谋导演,这真的是一部佳作!”
“柏林确实是需要这样的影片来彰显它的价值!”
掌声渐渐隐去,接下来就是例行的问答环节;迪特率先问起了张一谋一些拍摄的初衷,还有问问贝尔和陈瑾一些拍摄的趣事,试图让在场沉重的氛围舒缓一下。
众人也都知道老迪特的目的,尽量不往沉重的话题上靠。
电影是让人了解的,而不是在看完后,依旧给予观众更多的输出;电影拍好就足够让观众口口相传和产生后劲,观影过程让他们自己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