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业,现在也是互联网经济之中,最重要的一环!”
陈瑾耐心的跟郭忛解释了下,不过看周围朱颜曼兹几个,同样是一副不可思议的神情。
他也清楚,一时之间让他们接受票房能卖这么多,还是不容易的。
“……”
前台的唱跳还在持续,大屏幕上的预售票房,涨势也没有减缓。
9点21分,预售票房突破2.1亿!
9点54分,预售票房突破2.2亿!
10点……
“我怎么感觉,能破2.5亿啊?”
郭忛在后台,当然也能看到实时的预售数据,这家伙忍不住说了句:“这……这预售不会造假吧?”
很多人其实会有这样的顾虑。
就跟双十一交易破1000亿、2000亿……一开始很多网友和大v,都对这数据很是质疑。
但事实上,这种事造假是不要命的行为。
这数据有问题,倒霉的不止是阿里,而是院线。
这得多方配合阿里、嘀嗒来完成这样的实时数据,哪怕造假,其实也最多是自掏腰包购买。
这自己花钱,就不叫造假。
更何况,阿里为什么要这么做?
本来《致青春》的热度就在这,1.5亿的预售已经很夸张。
完全没必要。
2亿、2.5亿……都已经很离谱。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现实往往要比想象来的更荒诞。
你造假的数据都不一定有真实来的恐怖,后世的《哪吒2》就是如此。
《捉妖记》造假,也只敢比《速激7》多1000多万,因为那是要掏真金白银的。
真以为资本是慈善机构,不要钱往里面砸呢?
他们也得考虑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