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做大,肯定比上市赚得多。
可能上市通过概念炒作等等,可以把股价拉起来,陈瑾的身价涨了,可整体的效率,是有风险的。
所以,这也是陈瑾不想融资,不想其他人染指自己公司的原因。
他不怕破产。
如果有一天,他真的做大到可以不通过融资上市,陈瑾倒也愿意试试。
未来也不是没有这样的企业。
控股绝对化,而且每年给股东分红,在缅a也是挺神奇的存在。
“融资也不意味着是坏事啊!”
马芸觉得这个小老弟,还是太保守了。
不过对方也有这样的底气,创业2年,产出的电影不多,但收益太恐怖了。
按照一般的情况,这时候再融资,一跃将成为国内数一数二的影视公司;因为你不一定保证,以后拍电影还能大赚。
上市就不一样了。
有钱了就能投资更多的影片,拍一部扑一部的概率很高,但投资10部,总能火一部吧?
盈利的概率肯定比自己拍要高。
就跟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一样。
《失恋33天》很多人觉得是运气。
《人生大事》也是拍的好而已。
虽然现在《失恋2》更火,但你不一定保证以后还能火……马芸和熊小鸽几个的逻辑很简单,他们是互联网的打法,没想到陈瑾这时候融资,又走向传统了。
这家伙,还真的是让人看不透。
“没说是坏事,但还不到时间!”
陈瑾采取了拖字诀,熊小鸽几个又跟他说起了融资的风险,什么天使轮要什么时候,如果业绩不上升处在下滑期,估值也会发生变化和波动。
现在趁着《失恋2》这么火,电科业绩暴涨;启动天使轮就是最好的时间,估值绝对高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