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又自嘲的笑笑,重新回身把东西扔进车后排。
这双排座是真的不错,二排甚至能当成外出驾驶的床铺,这让本来决定再也不开车回商州的让卫东,都决定再开一趟。
不过开车启动的他,就没瞥见那小身影灵巧的挂在车后挡板上,等上了马路才悄无声息的翻进车厢,悠然的背靠驾驶舱坐着翘上二郎腿。
然后吃惊离开码头没多远就在市中心靠边转停,使劲把自己贴在空荡荡的侧壁上。
让卫东叫了店里人出来把东西抱走,才停回兵站。
哼着小曲儿溜达出去,小家伙看他走远才跳出来远远跟着,确认真的是进了那家街对面的饭馆,立刻转身顺着墙根回码头。
只有兵站的门岗哨纳闷,好像从没见到这样的小孩儿进去,怎么从里面出来的。
但更纳闷的就是这条好吃街的其他店家了。
打哪冒出来这么一帮生瓜蛋子。
四月中旬已经在升温,江州人那种江湖码头气质,喜欢在露天吃喝的脾性愈发施展。
中午还有点收敛,晚餐高峰期几乎所有好吃街上的店铺都把桌椅摆到人行道上,一来招揽生意,二来也多几张席位。
白峰山麻辣烫没这些做法。
不声不响的没放鞭炮没摆花篮,更没后世的开业酬宾。
堵在门口里的两部餐车呈“l”型摆放,一架挤住门面成了通道,白铁皮包裹的台面上摆满二三十种肉菜,反正就五分素、一毛荤两种串。
面朝街面那架上一口鲜香麻辣的汤锅,另一口的确是白峰山那边山里风格的酸汤锅,两种口味交叉火力收割路面嗅觉。
无所事事的几个小伙儿、姑娘本来还坐在里面穿串,老让看不得儿子又拿了报纸看:“你要装斯文人去楼上,莫在店里碍眼。”
就满心欢喜儿子有学问,舍不得他沾阳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