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全县医师、防疫、扶助穷困病人。
两人一路观察,前面的皂隶有点不耐烦的说道:
“你家大人不来,你们孩子莫要误事,别看了,快点吧。”
两人只能加快脚步,很快就来到雕梁画栋的仪门口。
仪门口站着两个青衣小帽的门子,几个挎刀的快手走来走去。
“孙先生,他们去户房办事的。”带路的皂隶笑道,说完转过头,对朱寅眨眨眼睛。
“去户房办事?户房忙的脚不沾地啊。”那姓孙的门子龇着牙花子,牙疼似的说道。
他用下巴指指仪门边的日晷,“瞅瞅,这都未时六刻了,很多人还在办事,官人们快要下值,怕是办不完了。”
宁采薇很是无语。下值?这才两点半好吧。
那门子扫了两个孩子一眼,眼睛一翻的说道:“你家大人为何不来?名剌也是没有的吧?”
朱寅立刻会意,上前袖出一块二两的碎银子。
“名剌有。还请司阍使行个方便。”
所谓司阍使,当然是对门子的尊称。
那门子没想一个孩子这么懂事,说明家教不错。
他袖了银子,说道:“也罢。你们去丙字号户房吧,今日丙字号户房来办事的人少,不用等太久。”
说完,他就从腰间的荷包里取出一个小册子,撕下一张便签,“去吧。张户书肯定没空,你直接找王祇侯。”
户书,是对户房司吏的尊称;祇侯,是对典吏的尊称。
“谢过司阍使。”
朱寅接过便签,这才顺利入内。
进了仪门,就是一堂了。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前面广场上高大威武的县衙公堂。
甬道西边,是兵、刑、工三房的办公区。甬道东边,是吏、户、礼三房的办公区。
加上三班衙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