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华娱春秋,从被天仙妈收养开始 > 第311章 什么兄妹?这是弟妹

第311章 什么兄妹?这是弟妹(4 / 11)

姜闻说,太合的钱花了1800万,你们再投2200万,凑够4000万吧。他有自知之明,没敢说这些钱就能拍完,鹰皇也没听懂这个文字陷阱。

四千万花完了,电影刚拍了一半,这下鹰皇也犯嘀咕了,说什么也不愿意投。

他们当时很想进入内地市场,咬着牙拿了两千多万,想做一个千金买马骨的表率。

鹰皇不愿意继续掏钱,老韩又帮姜闻撮合春秋。

张敏当时正想进入电影市场,毫不犹豫掏了一千万,这时候投资已经达到五千万了。

钱到账,姜闻更来劲儿。很快胶卷用完,账上没钱买胶卷。戏还没杀青,后期制作费用都透支了。

鹰皇和春秋都不愿意再当冤大头,谁知道再扔进去一千万,是不是个头。

姜闻放弃导演和演员的1000万片酬,弟弟姜武给了七八百万,媳妇周韵出了四百多万。国外发行的时候,又从法国那边化缘了一些资金。

这部戏投资近七千万,其中一千二百万花在胶卷上。全片使用柯达35mm胶片,成本是数字拍摄的三倍之多。

当年拍摄《阳光灿烂的日子》烧了25万尺胶卷,烧得监制文隽找港资、找嘉禾借钱。

拍摄《鬼子来了》烧了48万尺胶卷,烧的董平睡不着觉,烧的王中军肝儿颤。更让他肝儿颤的是,这部戏没过审,几千万投资全打了水漂。

通常来说,国产片的成片比是1:3,而姜闻能做到1:15。

周韵能不发愁嘛,老公的概念里就没预算一说。长此以往,谁还敢找老公拍戏。没人找他拍戏,怎么挣钱养家?

春秋是个大金主,有名的不缺钱,周韵起了结交的心思。

把眼前这两位小主伺候好,春秋不在话下。

结交贵友,并非一味奉承,周韵很懂这个道理。

“你替他挡三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