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相较之下,摄影系的人起码还算是比较靠谱的了。
有些剧本简直就像是《逐梦演艺圈》那种,非常的不靠谱,连故事都没写明白,让曹阳也算大开眼界了。
曹阳又随机抽取几本被淘汰的剧本,总算从里面看到一个故事还算写明白了,但拍摄计划却非常离谱的……
总之就是,被淘汰的这些,总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总体给人的感觉就是,青影厂有钱了,还给了北电那么多固定的项目名额,那肯定要投个剧本试试,万一被选中了呢?
所以谢晓静这个厂长看起来是大权在握,但要把事情做好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仅仅是项目审批这一项,就很难做,是很容易得罪人的事。
像青影厂这样的校企,有钱了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也就是谢晓静背景足够深,有曹阳和老司徒做后盾,要不然换成其他人,那是很难在这个位置上做下去的。
曹阳考虑了两天,又跟谢晓静交换了一下意见,决定改制一下目前的这种情况。
既然都眼馋,那就去竞争。
他给谢晓静提供了一个大致框架,让谢晓静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可行的方案。
那就是把初审权下放。
比如给导演系每年十五个名额,给摄影系每年十个名额,给文学系每年六个名额……
并不说他们系有这些名额就一定能得到这些项目。
而是这只是他们系报上来的申请名单,还需要青影厂的终审。
也就是说,哪个系要是自己审核不严格,往青影厂乱报不合格的申请的话,就有可能这一年得不到任何一个项目指标。
并且,这些通过了各系初审报上来的项目没通过青影厂终审的话,曹阳为了防止有遗漏的好项目,特意还设立了“复活”机制。
每年会从这些被淘汰掉的各系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