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
不敢麻烦老太太给他打下手,在简单熟悉书房的工具之后,他便开始准备。
“岭南杯……”
陈景乐若有所思,心中有了主意。
深呼吸,蘸笔挥毫,一气呵成。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当下正是荔枝上市的时节,加上参加的又是岭南本土的赛事,这首苏东坡的《食荔枝》,无疑正适合。
总得来说,应该是符合参赛标准的。
谢南雁在旁边看着,看他眨眼间便完成了创作,内心更是惊叹不已,不由得脱口而出:
“好好好!非常好!”
简直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惊喜。
这幅《食荔枝》作品,在糅合了苏子瞻笔酣墨饱,神充气足,恣肆跌宕,飞扬飘洒等特点的基础上,同时又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风格。
陈景乐本人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刚健跟锐气,以及细节上的处理,正是苏子瞻所没有的,可以说很好地弥补了苏子瞻书法的一些欠缺。
现在有不少人说,苏轼的书法水平是被严重高估的,人们在评价他的书法时,往往跟他的文学水平联系在一起,以至于无法对其书法真实水平有一个客观评价。
但谢南雁觉得,苏东坡的代表作《寒食帖》,既然能被大家评为天下第三行书,那么自然有其道理。能够传承千年而不褪色的,毫无意外,都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而同时期或者后面那些个朝代,并不乏有靠吹捧出来的作品,然而那些作品那些人,现在去哪了呢?
事实上苏轼的书法水平,在技法上确实存在不足。
问题是谁没有缺点?
技法从来不是衡量书法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
再退一步讲,至少人家苏轼排得进中华书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