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怎么知道这些东西,在爱荷华是碰都不能碰的滑梯?
聂华令当然无法回答这个问题,而后,她试图从“国际写作交流”中产出的文学作品中,找一些足够有头有脸的,用来反驳余切。
然而余切已经先她一步想到这个,在《联合时报》中,余切提出质疑:“这个写作计划期间,究竟创造了什么样的文学?”
“文学起码要有一定的读者,你们面对华人读者,还是西方读者……还是根本不存在任何读者。你们只是骗钱来花的一根搅屎棍?”
此时,因为这一场隔空的论战,整个华人世界的媒体都被吸引来。
美国本地的电视台也开始采访双方,在波士顿市中心的omni parker酒店,从纽约来的电视记者长篇幅的报道了双方的争论,认为这是“上世纪欧美作家之间的决斗,发生在了疯狂的亚洲人身上”。
曾几何时,在众多达官贵人和记者的注目下,作家们一言不合就要拔枪对射,他们甚至懒得打嘴仗,而直接走到枪决的环节,而现在却已经到了其乐融融的八零新时代。
不,这一个时代太无聊了!
这群亚洲人,真是有上古遗风啊!
访问团入住的omni parker酒店是波士顿文化的象征,许多文学巨匠和政治人物都曾在这里留下足迹。如今,两岸作家在此围绕众多话题,开启一轮宝贵的交流。
为了公平,这些话题是通过抓阄来选取的,这一次的话题是“简繁体之争”。
余切早上起来,吃过酒店提供的早餐,前往大堂。在酒店的负一层走廊有很多画报和雕塑,《联合时报》聘请的记者向他介绍:查尔斯·狄更斯、马克·吐温、大卫·梭罗……等人都在该酒店留下过足迹。
那都是世界级的大文豪。
原本他们要住在波士顿大学附近的酒店,这是由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