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讶——明明内地的渔船要差一些,结果想办法却带走了更多的鱼,这特么不和余切里面写的差不多嘛!这个水手忽然忍不住道:“对面的‘余则成’们,你们好啊!你们真厉害!”
余则成?
对岸也看《潜伏》呢!
这边的人面面相觑,接着也兴奋的招起手来……
当地的民营报纸《时报》把这个新闻刊登到头版头条,命名为《和余则成的第一次会面》,结果竟然没有受到什么处罚;随后,另一家民营报纸《联合报》也把渔民相会的消息发到报纸上,还附上了满满一船鱼的照片,以及渔民的笑脸……也没有受到啥处罚。
一时间,所有人都感到发生了变化。
——————
《和余则成的第一次会面!》
《联合文学》的总编蒋询刚看完这篇文章,心里叹道:好的,就是能迅速的传播,不管是渔夫还是企业家,都能看到其中的美。
恐怕融冰的时候不远了!内地的作家余切就是这个大火炉!
为啥这么说呢?
因为余切目前的情况,和查良庸当年在这里的情况差不多。
查良庸在这里,以前被认为是左派作家,不准公开流通。所以尽管查良庸在华人世界享有盛名,但如果有报刊敢于公开出版他的,立刻就会遭受到处罚。
大概是四五年前,《联合文学》背后的《联合报》推动了查良庸在宝岛的公开流通,他们发觉地下黑市到处都是查良庸的盗版书,读者宁可坐牢都要看武侠……何必搞得这么悲催嘛,和钱过不去?
《联合报》就大着胆子发武侠。一开始,为了规避审核,先是把“查良庸”的笔名改成“全庸”打擦边球,把查良庸的《连城诀》拿去发……果然大受欢迎。随后其他报刊也跟进,掀起一股势头,一时间到处是公开的查良庸。
然后《联合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