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文豪1983 > 第44章 历史的数个瞬间(二)

第44章 历史的数个瞬间(二)(1 / 7)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的评论发表得最晚,但最为重要。

这个将来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文豪,目前正担任《朝日新闻》“文艺时评”栏专栏作家,他长期关注中国大陆的文学发展情况,他评论道:

“倘若我们把文学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那么在古代,中华文学将远远的超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而在近代,日本率先完成明治维新,是东亚国家中最早与国际接轨的国家,这一期间其文学成就也较为瞩目,私以为大于中国。”

“现代以来,日本文学继续繁荣,以川端康成为代表的日本现代作家的创作,使日本文学依旧保持了较高水准,并深刻影响了此时的中国文坛。但是,中华文学大放异彩,逐渐繁荣,戏剧、散文、诗歌、都有杰出作家,恐怕不逊色于,甚至稍胜过日本文学。”

“那么,当代文学发展得怎么样?曾经这一问题是无需质疑的,中华的文学创作模式化、概念化,使得文学陷入到沉寂,然而这一现状在近年来却得到极大的反转,从余切等作家的日译版来看,已经潜藏着破坏旧文体的力量。”

大江健三郎道:“余切的文章善于观察各阶层的人物之于时代的变迁,他的创作凝重而语言却不失诙谐,文字颇有画面感,无论在任何国家,都具备极佳的可读性——他是中华的破坏龙,他手中掌控有尺规和度量器具,他向天空射箭,不知箭落何方,使其他人不得不按照他留下的规范来行事。”

这一评价不可谓不高!大江健三郎把大陆文坛和日本文坛相提并论,这是当时的大陆作家不敢想象的。在日本,这一评价遭受到日本国内的批评,大众认为“还未看到余切之外的破坏力量”。

《人民文学》的总编王濛看到这个评价高兴道:“想不到日本人竟然这么看好我们的文坛,如今大陆的文学界真正进入到了盛世。”

他当然高兴了。王濛敏锐的嗅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