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宇却是摇了摇头,缓缓地说:“我所期望的是能够成为大众可以消费得起的产品,所以定价要尽可能的亲民,如果大众消费者买不起,那就说明技术还得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萧宇算这笔账的方式跟周成阳是完全不一样的,周成阳也许只是在算这款产品本身的账,但萧宇算的账显然更大,因为有一个潜在问题是他不得不考虑的。
那就是随着单体器官克隆技术的落地,人类的寿命预期因此翻倍式飙涨,随之而来的将会是巨大的人口压力困局,这是无法回避的。
别看现在的人口出生率连年持续走低,但如果寿命的大幅增长,将彻底重塑现在的人口出生与死亡的比值。
就算现在国内的人口出生率创历史新低,只要现存于世的人的寿命翻倍式增长,那么未来十年以后,国内的人口规模还是会大幅净增长。
按照这种趋势,少则三十年,长则顶多五十年左右的时间,全国人口绝对数就会翻上一倍,直接飙升到恐怖的30亿的规模。
这还是在现有生育率为前值的基础,别看现在一年新生儿不到1000万,似乎三十年里下来只是3个亿的新生儿。
但实际情况可不是这么简单,寿命的大幅增长,会极大的重塑当今社会现有的格局,包括整个社会的思潮,价值观念等,都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巨变。
这边因寿命大幅激增使得人口的绝对死亡数在持续降低,那边人口的绝对出生数在激增。
此长彼消的状态下,全国的人口绝对增量将会以惊人的速度飙升。
如果全民平均寿命预期增长100岁,自然死亡率与出生率就需要大约100年后才能完成新的动态平衡,如果预期增长200岁,那就需要大约200年左右。
在预期寿命增长的100年或200年之内,等于是出生100个新生儿,但自然去世的人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