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女真要宰相去,不是张邦昌也是张邦昌了……
更何况白时中一语说出之后,张邦昌如何能拒绝?难道当着天子之面去争去辩?那天子作何感想?那还如何简在帝心?
往好里想,这次出城谈事,许还真是个契机,风险应该是不大的,回来之后,说不定天子刮目相看,不免提拔一手,岂不……
张邦昌显然决定了。
天子自是大喜:“好好好,张相公家国忠义之臣也,谈妥此事,回来之后,朕定当重重封赏!”
张邦昌也等着这句话来,心中一定,躬身一礼:“臣责无旁贷!”
天子又问:“那该派哪位亲王随同而去?”
徽宗赵佶,皇后就有六个,贵妃贤妃嫔妃几十个,什么婕妤、才人美人……也好几十个……
此时此刻,儿子就超出三十个了,女儿数都数不过……
儿子里,此时此刻已经有亲王之尊的,也有十个上下,当然,也有些早逝了。
谁去?
众人心中都在算,怎么算呢?
老大就是太子赵桓,而今登基了,老二早夭,老三郓王赵楷,昔日赵佶最喜欢的皇子,也是中过状元的皇子,更也是赵桓昔日最大的竞争对手。
那就老三?
显然不可,何也?老三就不是做这件事的人,虽然天子许有私仇,但老三是个文雅人,说白了,与太上皇很是相似,太上皇那种纯真纯良之人,他就谈不了“生意”。
这个人派去“谈生意”,只怕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而今身系众人身家性命,家国社稷皆在其中,老三去不得。
老四,也死得早。
老五,肃王赵枢,这个可以……只是不堪大用,就是那种没怎么见过世面的……
老六景王、老七济王、老八益王,都上不得台面,过于养尊处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