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点着头:“也好也好……那就这般吧!”
苏武已然就这么安排了,其实,正合心意。老的,终究要去也,少的,都带在身边,耳濡目染之下,便能共情,利益也在一起绑定,来日……
只待这边安排好了,自还要去安排那几千婺州来人,操练之事,苏武不必多管,王禀定是好手。
军械甲胄兵刃钱粮,苏武当管,只管大手挥去,军中及时雨,自是不会差。
王禀这个差充的婺州兵马都总管,在童贯来了之后,自也就不再差充了,正儿八经就是,而今王禀麾下,又加了旧部一千多人,青壮四五千人,便也就真有了这兵马都总管的实力。
也可见王禀在婺州的名望,这些青壮汉子,其中还真有不少是那好汉之辈,当真一招就来,一呼百应。
真说起来,王禀岂不也是婺州呼保义、义乌及时雨?
若不是世事大变,王禀这辈子,大概也就是个小小的步军都虞侯了,也登不上历史大舞台。
如此去想,其实宋江,兴许也还有另外一条路可走,梁山大贼怎么都要起,若是宋江不在贼中,而在官府,张叔夜又是那知人善用之辈,宋江若是崭露一些头角,以抗贼立功。
张叔夜再重用一二,高俅也到,童贯也来,宋江一个小小吏员,如王禀这般道路,岂不也有一份前程?
当然,这些都不能假设,只是做个对比罢了。
挖,接着挖,挖了一天又一天,先挖得三四天去,也是要打造攻城器械,京东、西北之军,都是带了工匠的,攻城器械,都要现场来建。
南边在挖,北边也在挖。其实东西两面,也都在挖,壕沟要纵横交错,联合来去。
倒是谭稹挖得有些急了,只在中军大帐里抱怨:“怎的那南边久久不动?莫不是在等我先攻城?他倒是想得美,想坐收渔翁之利不成?”
辛兴宗也点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