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店里目前开销最大的一笔,不过看着那些青玉白瓷的碗碟,琉璃花瓣造型的酒盏,再配上特意定制的金玉筷子,倒是显出些风雅来了。
能吃得起河鲜的人家,自然是要挑剔些的。
因此把盛菜用的东西做足了样子,便是看着都能多添三分食欲。
除此外,崔粥还请来了泥瓦匠,在靠巷子的位置单独开了道门,门约三扇,正好连着铺子到小院的那条空道上,不用白不用,等到东市的摊子租期到了,她就打算把那些吃食都搬到这里来做。
如稀豆粉寒具那样的早间吃食,打包就能带走,所以她也不想舍弃这来钱快的小生意。
如此做法,倒是让过路的人家都留心起来。
为此,崔粥还特意请了善堂识字的人抄写了不少的开业庆贺单,写来准确的开业时间和前三天半价的消息,再借由年纪小的孩童统统散了出去,所以,崔家食肆虽然还未开门,但准备已经做得足足的了。
崔大牛前后跟着绕了一圈,咧嘴笑得开心。
“我才离开几天啊,你们就置办的这么齐全了,没少花钱吧。”
“左手进右手出的,确实没存什么钱下来,不过好在大开销都花出去了,剩下的好解决,眼下只等二十八的那日一到,便可开门营业了。”
听到这话,崔大牛也替妹子高兴,折腾这么久总算是要见真章了,“我回去就跟阿爷商量,等你开业的时候全家都来帮帮忙,就是那几日正是收粟米的时候,三叔顶不起来,我与阿爷必定是要一个人看着的,所以未见都真能来。”
崔粥一边给哥哥倒茶,一边温和的回答。
“忙得过来,我让秦掌柜出面帮我寻了个牙婆,找了个手脚勤快的妇人来帮忙了,一日给二十文的工钱,那人乐意的很,到时候她跟阿娘负责早上的吃食,我与阿爹负责中午和晚间的,应该忙得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