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观念。
哪怕是没有各种新技术,澳洲的自然资源禀赋,仍然可以承受1亿人口,极限状态下,可以承受3亿人口。
更何况是在白金时代。
澳洲的大自流盆地,其平均海拔低于200米,周围地形非常平缓,通过在南部沿海和北部沿海修建大型海水淡化工厂,然后利用自然落差向盆地输水,就可以获得一大片水资源充沛的耕地。
目前整个大自流盆地的开发度非常高,其露天耕地面积达到150万平方公里,内部水域面积则达到12万平方公里。
这150万平方公里的耕地,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燕麦、大麦、小米、高粱为主。
而澳洲沿海的沙漠地区,则以种植橡胶草、仙豆大豆等耐旱经济作物为主。
这个农业格局,是从2030年才开始全面形成的,经过这两年的调整,现在终于发展起来了,成为和赛里斯北方相提并论的全球核心粮食主产区、经济作物主产区。
一南一北两个露天农业区,保证了亚联的各种农产品,可以全年供应。
虽然室内农场的出现,让很多蔬菜水果不再依赖露天耕地,但这并不代表露天耕地没有价值。
比如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很多还是在露天耕地上种植。
这一点主要是性价比决定的。
室内农场确实在种植基因编辑品种的情况下,可以让粮食亩产飙升十几倍,但这存在一定的风险,而且单位成本也不见得可以减少太多。
虽然现在亚联内部对于转基因农作物、基因编辑农作物的接受度比较高,但亚联高层仍然没有盲目推广。
一方面是科研机构还在研究这些基因改造之后的农作物,研究其对于人体是否存在严重的副作用。
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以防万一。
这个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