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我看到了一切 > 第三百四十四章 农业城市化

第三百四十四章 农业城市化(6 / 7)

发展的农业机器人。

低廉又坚固的建筑材料。

这些条件共同构成了室内农业的基础,让农业全面走进室内,成为了一种非常值得尝试的模式。

只有让农业搬进室内,才可以让农村融入城市,避免了漫长的通勤时间,让农民可以居住在城市,工作在城市;而不是居住在城市,工作在农村和乡镇。

至于如此大规模集中人口在城市,会不会导致大城市病?

所谓的大城市病,其实并不是一种固定的概念,而是一种随着时代和技术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概念。

比如在古代,要维持一座人口百万的城市,就可能需要耗尽全国之力,才可以勉强供养,而且其中的居住条件还非常差。

而到了近代,大城市人口上限很快就飙升到了五百万左右。

而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大城市的人口上限再次提升,到了几千万的上限。

因此五百万人口的城市群,只要各种技术和设计考虑好,是不会出现大城市病的。

五百万人口这也是海陆丰公司的社会研究中心,通过各种模型和资料,分析出来的一个城市的相对适宜人口上限。

目前国内蔬菜水果和特产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大概在6亿亩左右。

如果全部采用室内种植,以标准为20层的室内农业大楼为主,加上新技术可以让亩产提升4到6倍,那全国只需要建设占地面积大约600万亩左右的农业大楼,就可以维持当前的蔬菜水果和特产农产品的产能。

600万亩多吗?

不过4000平方公里左右,这还不到全国面积的0.4%,差不多就是4个香江的陆地面积。

如果可以将全国蔬菜水果种植都搬迁到室内的农业大楼,那国内很多地区的人地矛盾,将迎刃而解。

这也将从根本上,扩大人类的生存空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