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丁羡鱼的询问,过来实习兼科研助理的应届毕业生常绍华赶紧回道:“师兄,这几天的结果情况我都统计好了。”
一边说,他一边从办公平板中调出统计表。
丁羡鱼看了一下统计表上的数据:“第一批果实成熟后,每亩每天平均收获80公斤左右?风味物质检测情况呢?”
“在这边…”
翻过另一个文件夹。
“成熟期的香水柠檬,各种风味物质积累是普通香水柠檬的1.3到1.7倍左右?”
另一个研究员易通数从枝桠上,直接摘了一颗变黄的香水柠檬,然后用手轻轻搓了搓,一股浓烈的香气扑鼻而来。
“确实很香。”
“看来通天莲供应的养分太充足了,让这些香水柠檬不仅仅结果量大增,连风味物质的积累速度都提升了。”
但是易通数却反驳道:“风味物质的积累可不仅仅养分的问题,还有外部环境的刺激。”
“也是…”丁羡鱼倒是没有否认这一点,但他还是提醒道:“环境刺激有关系,但最关键的一点,还是充足的养分供应,不然风味物质的积累速度不会那么快。”
很多人为什么会觉得西域的西瓜和蜜瓜好吃?
答案就出现在风味物质的积累上。
西域的昼夜温差、白天强烈的紫外线、干燥的气候,会不断刺激植物,让植物产生自我保护机制,从而分泌出各种物质来抵抗环境的变化,这些物质之中,就存在一些特殊风味。
普通大棚西瓜为什么风味略差?
归根结底,就是因为环境刺激不够。
在传统的大棚农业之中,风味物质和生长速度、产量之间,其实是相互矛盾的。
选择了风味,就意味着要牺牲生长速度,或者牺牲产量。
选择了生长速度和产量,则必然要牺牲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