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子”的特殊身份。
并且宋仁宗只有宋英宗这一个“养子”,这就是在告诉世人,只要自己没有亲生儿子,宋英宗就是自己的继承人,下一任的皇帝。
所以,宋仁宗晚年时,虽然膝下荒凉,又迟迟不提过继之事,文武百官也只是着急,而没有失去理智。
因为哪怕宋仁宗暴毙,没有留下遗诏,宰执们也能以宋仁宗的名义颁布遗诏,过继宋英宗为皇嗣,继承帝位。
反观当今天子赵真,即使他对梁晓有知遇之恩,梁晓也要说他在收养子一事上犯了大错。
当今天子早年无子,于是将邕王、兖王,还有太祖一系的赵宗全养于内廷,结果让他们三人都拥有了皇帝养子的身份,拥有了在皇帝无子的情况下,对皇位的宣称。
赵宗全暂且不提,他就是个充数的,是皇帝赵真的“此地无银三百两”之举,假装将这三位宗室子弟养在宫中,并不是为了培养下一任皇帝。
到了如今,赵真自食恶果,邕王和兖王都是皇帝养子,都有继承皇位的可能,大批官员纷纷站队,朝野上下不得片刻安宁。
假若赵真突然暴毙,后果不堪设想,邕王和兖王都已经没有了退路,必然会大打出手的。
真到了那个时候,汴京城血流漂杵,大周朝被一分为二,由盛转衰,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宰执们才要冒天下之大不韪,明目张胆的逼宫,逼迫皇帝尽快过继宗室为嗣。
别管过继邕王和兖王中的哪一个,也比现在这样拖着强上太多了。
可皇帝赵真是万万不愿意过继的,真要是过继了,他就算又有了亲生儿子,在宗法上,过继的嗣子的地位要高于他的亲生儿子,可以名正言顺地继承他的一切。
这是赵真死不松口的原因所在。
梁晓在心中腹诽,真不愧是女频世界的皇帝,居然能办出这样脑残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