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歌唱不好,就要被抓去继承老豆郑东汉的音乐公司。
可现在四兄弟却对忠和电子送上门的合作协议,各持己见,争论不休。
实在是合作协议过于超前,叫关氏三杰跟郑东汉都拿捏不准。
“把公司当年推出的新歌,拿出二十秒,刻录成一条磁带。放在随身听的包装盒里当赠品,销量到底是增,还是会减?”
港乐传统的打歌模式,主要是通过音乐电台和电视节目,音响店也算打歌渠道。
一首红了,再卖唱片,磁带,和ktv版权。
跟着播放器产品,以附赠磁带的形式打歌,还是前所未有的尝试。
关维麟道:“录一带试听合集,跟产品送出去,完全冇问题,但忠和电子每份磁带,还要收十港币的广告费。”
“这等于我们搭赠品给他,出磁带成本,帮他卖货啊?”
关伟抽着烟道:“我觉得该跟忠和平摊磁带成本,最多一人一半,广告费想都别想。”
郑东汉刚才隐隐觉得不对,突然灵光一现,力排众议,出声道:“这份合作值得签!”
“你昏头啦,汉哥,出钱帮人卖货?”关维麟深感意外,面色惊叹。
郑东汉道:“华星,百代都在跟我们争市场。帮随身听产品铺货,就是在铺开音乐市场。”
“有随身听的人越多,磁带卖的越好。”
胶带唱片的年代,买唱片的前提,是拥有一部放映机。动辄五六百美金的设备,使得音乐市场狭窄有限。
索尼随身听200美金的价格,已经是打出一波市场,忠和40美金的定价,更是影响深远。
电子业的发展,促使乐坛进入黄金年代。无人问津到群雄逐鹿,短短数年,参与音乐领域厮杀的资本,越来越多。
郑东汉抓起随身听,语气坚定,向关氏三杰讲道:“这件武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