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来往往的客商,会不把事情传出去?”
“本地愚蠢的东昏县县令还以为自己做的天衣无缝,实际上霍大人那儿应该早就知道这儿的问题了,甚至比县令本人了解的都清楚。”
义纵:“但是霍大人也没有提前说,这是……”
郑安泰:“我问你,监察百官是谁的责任?”
义纵:“御使大夫。”
郑安泰:“管账是谁的责任?”
义纵:“御使大夫……”
郑安泰:“管理诏狱是谁?明典法律是谁?起草新法是谁?审理大案是谁?巡查地方是谁?”
义纵:“御使大夫……”
郑安泰:“那既然如此,你还要上去说什么?如果你说错一句话,就是打乱霍大人的部署啊。如果我没猜错的话,霍大人早就知道东昏县的事情了,霍大人想要借这件事情,加上封禅的事情,提出监察天下,查新商改,典法律,明冤案。”
“而陛下要拿这个事情开刀,当反面例子反面教材,在封禅大讲特讲,甚至专门留着这件事情,就是为了更严苛的提出更严厉的规章,并且立碑为典。”
如果没有这么大的案子,刘彻如何发飙?如何提出对官员更大的限制?
如果没有这么大的案子,霍海如何开溜?如何离开朝堂躲开这一轮的发展?
当这个案子发生时,刘彻和霍海就开始了互相之间的讨价还价。
刘彻是不想霍海离开的,霍海主导新商改这么多年了,还有谁比霍海对新商改更熟悉?
但霍海就是想要开溜了,他身上功劳太多了,他现在不想要了。
此时霍海年龄正好,却也要开始‘变老’了,所以,霍海想要去这个天下看一看,放下手中的事情。
如今司马相如加上卜式的配置,简直是绝配。
既没有酷吏,又能干事实儿,又对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