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能彰显大唐威德远播,又能让天下人皆知陛下乃天命所归。”
李泰突然按住图卷:“且慢。”
胖手在“万国”二字上重重一戳,“四夷酋长?你是说,让那些茹毛饮血的蛮王也在柱上留名?”
对于这些蛮子,李泰是打心里看不起。
柴令武低笑一声,俯身凑近:“魏王可知东汉马援征交趾,立铜柱以为汉界,上书‘铜柱折,交趾灭’?外邦见之,莫敢不服。”
“今陛下准四夷酋长刻名柱上,非为抬举他们,而是要让天下人看见,连蛮夷都心悦诚服,陛下之德,岂止泽被中原?”
柴令武再从袖中摸出一份名单:“我已联络粟特、吐蕃诸国使者,他们皆愿以藩属国之名上奏朝廷,恳请为陛下铸柱立碑。”
李泰的呼吸陡然加重,目光在名单上扫过:“好个借古喻今!当年马援以武力立威,如今我朝以文德服人,倒真合父皇‘怀柔远人’的治国之道。”
随即,又皱眉道:“可这功德柱需耗费铜铁百万斤.”
“若本王上奏,被人弹劾铺张浪费如何,父皇向来倡导节俭”
话没说完,李泰自己楞了一下。
他想起来,自从父皇拿了太子的煤炭厂后,大兴土木,好像跟节俭搭不上边了。
柴令武劝说道:“陛下节俭,是怕伤了百姓元气。但若这铜铁是万国‘自愿’进献,陛下岂会拒绝?”
李泰道:“这些撮尔小国,哪里凑得出这般多铜铁,那不是要了他们的命。”
柴令武低声道:“他们是凑不出,可五姓七望凑得出。”
“突厥入关的事,陛下岂会不知,五姓七望也须得陛下谅解,这正是个好出处。”
李泰迟疑道:“可这事儿若成了”
“父皇会怎么看我?会不会觉得我……”
柴令武趁热打铁:“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