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184章:铁骑三神器

第184章:铁骑三神器(6 / 7)

载物资的车辆,在各种道路上行驶,提高了后勤运输的效率。

历史上,马蹄铁的大规模普及,一直到蒙元时期去了,距离大唐数百年。

现在,李承乾把他提前发明了出来。

马蹄铁的打造并不算复杂,东宫高炉产出有足够高质量的铁料。

如果是熟练的工匠,打造一套马蹄铁大概需要一个时辰,如果在不熟练的情况下,可能需要两个时辰。

不过一个铁匠打造每天打造两副还是问题不大的。

一开始的进度要慢些,等打个几天,进度自然就会加快。

这里头比较麻烦的是,是对于马蹄尺寸的把握,需要进行测量。

不过现在东宫已经在运用高精度的卡尺,只需要记录马蹄四肢,然后把数据送到工匠手里,直接进行打造就行。

这其中李承乾还需要安排数百人,对于现有的马蹄进行修整。

毕竟在没有马蹄铁的年代,大多数的马蹄底部并不平整,不能更好的适应马蹄铁。

总体下来,十五天的时间里,也是相差不大了。

为此李承乾总共调动了两千余人,负责完成这次的项目。

太极宫。

太子打造马蹄铁的事情,很快传到了李世民的耳朵里。

“给马穿个铁鞋?”

马镫,高桥马鞍成熟于汉代。

唐朝时期,已经有一套相对成熟的马具体系。

这些马具在骑乘和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人们对其较为熟悉和依赖。

其实隋朝时,就已经有马蹄铁出现了。

只是作为一种新出现或未被广泛认知的马具,其重要性可能没有被充分认识到。

唐朝的骑兵在作战中,更注重马鞍的舒适性和稳定性,以及马镫对骑手的支撑作用,而对马蹄的保护相对忽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