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案元夕这些事,也都没什么新鲜的。
唯一比较突出的,就是对太子在遭遇刺杀的时候,有所歌颂。
李世民平衡太子权力,可不是从太子名声出手。
反而太子名声好,他也是满意的。
这就是李世民受到时代的约束,对报纸可能会产生的影响,无法做到有足够多的判断。
毕竟邸报由来已久,现在太子不过是将其作为盈利的手段。
跟李世民的出身也有关系。
李世民自小世家出身呢,说什么了解民间疾苦,还是差了些。
自小生活的环境,让他认为皇帝的命令通传天下,那就是天下人都知道了。
毕竟长安每坊都会有告示,各州地方公廨也会根据皇帝的诏敕,张贴告示并宣读。
“陛下,太子发教令到各驿置,命各州地方公廨,帮售卖邸报。”
张阿难说道。
这种通传全国的太子教令,一般是要先通过李世民的同意,才能继续的。
李世民问道:“太子让各州公廨,一份邸报卖多少文钱?”
张阿难道:“还是十文。”
李世民点点头:“那便由着太子去吧。”
说到这里,李世民又问道:“整个长安城这么多人,还不够太子卖邸报吗,还要往各州发。”
“这邸报太子拓印了多少份?”
张阿难回道:“听说东宫拓印了四十万份。”
李世民有些吃惊:“这么多?太子如何拓印这般多的。”
张阿难解释道:“东宫从去年开始,就一直在招工匠,有造纸匠三百余人。”
“东宫自行造竹纸,所造竹纸皆未对外售卖,而是拓印书籍后,再以百文一卷的价钱卖给各书铺。”
“如今单单是雕刻雕版的木匠,就有两百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