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俨是个孝子,家中老父亲已然九十多岁,也许是为了给父亲还有妻儿更好的居住条件。
永昌坊离得近,出了延喜门就能到,方便李安俨看望。
二是为了自身跟子嗣前途。
太子是未来的皇帝,只要他跟随谋反,那么可谓是青云直上,后世子孙也能延享富贵。
从各方面的因素考虑,李安俨勾结太子谋反,就变成了很合理的事情。
换位思考,如果是房玄龄自己,也是愿意这样做的。
太子天然就有正统性,按照正常情况的发展,就是大唐未来的继承人,为了前程,为了后世子孙,很少有人可以拒绝太子的招揽。
掌控了这些情况,对于房玄龄来说,指征太子谋反,就变成了很简单的事情了。
房玄龄是懂人心的,否则当年也不能为李世民招揽到那么多人才了。
李安俨的弱点很明显,就是家中的老父亲。
通过其父相逼,李安俨则必然就范。
再以谋反罪审讯贺兰楚石,以贺兰楚石的情况,房玄龄相信他为了自身前途,必然会选择举报丈人侯君集跟太子谋反。
到了这一步,太子谋反之事,便能轻易坐实了。
也就是说,现在的房玄龄,只差临门一脚,就把让陛下废太子,再立魏王为太子。
可就是到这临门一脚,房玄龄迟疑犹豫了。
人心是很复杂的东西。
房玄龄是个忠臣,这一点是毋容置疑的。
忠于陛下,忠于大唐。
他也想看到未来大唐,繁荣昌盛,国祚延绵。
就现在,不管是从哪个角度去看,太子都比魏王更加适合当太子,更适合在陛下之后,引领整个大唐走向强盛。
太子的功绩,实在是太耀眼了。造竹纸,利天下学子。
讲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