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对徭役。
李泰很气,却也没有其他办法。
东宫里。
内侍文忠得到消息后跟太子汇报。
“崔盛玉传来消息说,这背后是魏王在推波助澜,安排人不少人去鼓动百姓。”
“殿下,可是要查查,崔盛玉也许能帮我们找到些证据。”
崔盛玉作为太子卧底,又是魏王党核心成员,可以说现在魏王那边几乎大部分的事情,都会被直接传到李承乾这里来。
“不用,父皇心里清楚着。”
这种事情去弹劾魏王,没有太大意义,二凤那边也不会得到什么结果。
从如今的局势来看,二凤肯定是要保魏王的。
毕竟魏王要是真没了,急的就是二凤了。
如今让魏王作为缓冲带,还能在更多方面减少父子间的矛盾。
“晋州送来的煤炭,已经送到长安有多少万斤了。”
李承乾问道。
晋州煤炭大半个月前开始,已经是不断向长安进行运输了。
“约莫有两百多万斤了。”内侍文忠回道。
听到这个回答,李承乾满意的点点头。
在这里,他就不得不感谢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了。
要知道在现在的运输情况下,如果只从陆路运送,一头双马拉车的马车,每日能装八百斤煤炭,从晋州矿场到长安大约六百里地,即便是满速日行六十里,也要九天的时间。
算上往返,如果全部用马车来拉的话,需要7500辆马车,才能每天都把30万斤产出的煤炭拉完。
7500辆马车,就是1.5万匹马,每匹马每天需要消耗精饲料大约40文,加上车夫工钱20文,每日就是90万钱,这还不算马车折损的费用。
矿场日产130万钱的利润,一下子就去掉了90万,只剩下4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