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奴体弱,大兄见笑了。”李治深深吸了口凉气,为屋内的温度作了些许贡献回道。
“把火盆移到晋王身边一些去。”
李承乾对殿内的宦官吩咐道。
两名宦官赶忙上前移动火盆。
“谢谢大兄。”
李治赶忙道谢。
李承乾也没继续说这些话了,感觉也敲打得差不多了。
让李治能认清局面,自然也就差不多。
这家伙,城府可深着呢,历史上当了皇帝后,都小瞧了他。
不过现在还只是个十四五岁的少年,也不可能太夸张。
“去晋州待了两年,感觉如何。”
李承乾开始跟李治聊一些家常话。
李治也赶忙回答在晋州见到的一些风土人情,所见所闻。
不得不说李治本身确实比较仁和宽厚。
说的一些事情,基本上都是跟百姓有关。
春耕秋收这些农事,又或是晋州读书的一些教育问题。
话末还谈到对晋州百姓过冬的担忧。
李承乾听完后,略微沉吟,而后道:“稚奴从晋州回长安,可是注意到长安周边,发生了什么变化。”
李治不明白太子突然问这个话的意思,仔细思索后道:“应是比先前更加繁华了,也更加热闹了。”
李承乾叹息道:“是啊,更繁华更热闹了,长安在籍人数,就有百万之多,还有大量商贾,往来之人。”
“稚奴觉得,对于长安城来说,每日最大的消耗是什么吗。”
李治迟疑回道:“粮食?”
李承乾微微摇头:“柴米油酱醋茶,柴是排在第一位的。”
“难道稚奴回来时,就没发现越是临近长安,越是光秃秃的一片吗。”
听到太子这么说,李治就想起了两年前离开长安去晋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