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骤降,学子有望得书,知识得以广传。此利于国之根本,可兴文化,育人才,强社稷。太子此举,可谓有远见卓识,心怀天下。”
上疏的人是谷那律,是如今学问最深的经学家和学者,被褚遂良称为‘九经库’,谏议大夫兼弘文馆学士。
他的肯定,无疑对文学圈子造成很大影响,许多人对太子荒唐的印象改良,甚至不少寒门学子为太子喝彩。
毕竟竹纸出,典籍降,对寒门学子切身利益有大好处。
有了谷那律的开头,其他大儒也纷纷上疏肯定太子。
譬如颜师古,陆德明这些名儒,还有许多文臣官员。
似乎只在一夜之间,太子的名声就在整个长安城内疯传,人尽皆知。
长安城中,魏征府邸。
庭院里,魏征背着手站着,眉头紧紧皱着,不停地来回走动,心中十分烦乱。
太子造出竹纸这件事,就像一块巨大的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顿时掀起了层层波澜,把他们几日的准备,搅得稀碎。
竹纸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对国家和百姓都有很大的益处。
竹纸的出现,可振兴文化、培育人才、增强国家实力,这是一项很大的功绩,不能轻易地否定。
可问题在于,他怎么能咽下这口气,这些年,哪怕是陛下,那也曾怼赢过他,如今太子这是要把金汁,强行塞入他的口中。
还要把他的嘴巴捂上,不让其吐出来。
然若强行责难,难免引发诸多不良后果。
这时,褚遂良匆匆忙忙地赶过来。
见到魏征,拱手行礼,说道:“魏兄,现在太子造出了竹纸,得到了众多大学者的赞誉,吾等又该当如何。”
魏征沉默了片刻,心中权衡着利弊。
过了很久,说道:“暂且先观察。太子虽有造出竹纸的功劳,但是先前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