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小汽车得矮出一个脑袋,而且这车感觉圆卜隆冬的,不像之前的车方正又大气!”
陈露阳将这条记下来,顺便解释一句:
“妈,这车吧,它线条流畅是为了要减少风阻,提高燃油效率。”
陈母道:“那我不懂,反正不好看。”
陈露阳:“收到!”
另外一边,曹青杭他们已经邀请一些家属上车去体验了。
这些人的意见也是五花八门。
比如:
有些觉得车头设计前脸太低,希望能更厚重点。
有些觉得车顶太低,坐里面不舒服,感觉直不起脑袋。
有些觉得车里面太憋屈,坐着不宽敞。
有些觉得车里面的内饰颜色太亮太浮夸,不耐脏,也不够上档次。
有些觉得这车花了这么多钱,还请了国外的专家,应该设计的再高档点,目前总觉得这车档次不够。
……
总之,面对这些人的意见,机械厂的车间工人们全都一一仔细记录。
车能不能造出来、技术过不过关、质量能不能打,升级够不够比拼过兄弟厂家……这些是机械厂和意大利工程师们要考虑的问题。
但是群众们乐不乐意买、市场会不会接受、小汽车能不能招人稀罕在国内大卖……这些就要依仗家属们的意见和建议了!
原本王厂长和于岸山只安排了一轮家属参观。
但瞧见厂里同志们热情这么高,而且大家的意见确实是对造车极有启发。
于是,
王厂长干脆决定,再安排六轮家属参观。
让车间多多搜集意见。
好不容易结束了一轮家属参观,曹青杭找到了郝逢春。
“郝叔,我明天想请一天假。”
郝逢春毫不犹豫答应:“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