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句,但很快,就没有说话的机会了。
批判大会持续了整整六个小时,从中午十一点,一直开到下午五点。
会议结束后,姚桐第一时间拨通了大舅哥万立春的电话。
“我给了打了不下十个电话了,你怎么一个都不接?”
对面的万立春问姚桐。
“开会,刚刚结束。”
姚桐解释道。
“鼎新科技的事,和你有没有关系?”
万立春问道。
“有。”
姚桐回答道。
“老四让你干的?”
万立春又问。
“是。”
“立冬说陈文新有困难,必须拉他一把。”
“但我没想到,霍熙然这么没规矩,直接把这种事拿到明面上说。现在,我已经成为众矢之的,包括老王,也倾向于把我推出来,平息舆论,免得调查组下来,把其他事也牵出来。”
姚桐解释道。
“不能这么解决。”
对面的万立春沉默了片刻,对姚桐说道。
“那怎么解决?”
“舆论就像滚雪球,会越滚越大,到时候更难收场。”
自己做的事,自己担,姚桐已经决定站出来,承担责任。
“舆论是次要的,只是某些人看上你的位置罢了。”
万立春一针见血地说道。
处理舆论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处理方式就是冷处理,完全可以发一个公告,说正在调查,等一个月,两个月之后,热度下去了,再说调查结果。
这才第一天,某些人就急不可耐地围攻姚桐,必然是另有所图。
“你换个位置吧!”
万立春随后就对姚桐说道。
他们家身居高位的人,已经不多了,必须保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