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宋乡长!”
村民们争先恐后地向宋思铭表达感激之情。
姚家岭村的山楂,最开始走的是零售模式,那时候,村里山楂树不多,自己开着三轮车赶集卖卖就能卖完。
后来,大家看着山楂能卖钱,开始大规模种植山楂,结果,一下就供大于求了。
附近没有大型加工厂,光靠零售,根本消化不掉几百吨山楂,只能联系外地的客商,来收购。
行情好的时候,外地收购商也不说路的问题,但行情不好的时候,就以路不好走压价,而今年,属于行情最不好的一年。
连压价都不压价了,干脆就不来了。
直接造成了姚家岭村山楂的整体滞销。
驻村干部武晓丽说到几百公里外的王寨乡年货节卖山楂的时候,村民们都不相信山楂能这么卖。
包括几个村干部。
可结果却是,武晓丽只去了一天,就把山楂卖出去了,还是以高价卖出去的。
这一刻,大家终于明白驻村干部不是摆设,有事是真管用。
当然,村支书姚增来和村委会主任姚增喜,回来之后,也告诉大家了,在卖山楂这件事上,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王寨乡年货节的组织者,王寨乡乡长宋思铭。
是宋思铭找到新粮集团的高管,新粮集团才会收购大家的山楂。
这几天,大家没干的别的,就是卖山楂。
几乎每天都运走两到三车,每车三十吨。
今天这是最后一车。
新粮集团的钱,给得也痛快,装好车,钱马上到位,拿到钱,大家总算是能过一个踏实年了。
村民们也没忘记为了卖山楂奔忙的武晓丽,各种年货偷偷往武晓丽住的地方扔,武晓丽想退都不知道退给谁。
而宋思铭这边,也有村民提议,趁着过年,派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