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主要引用的那篇文献。对于模态密度函数的对称性和局部性质乔喻都没有进行精确描述。
其次我们还需要证明模态路径对称性下积分形式与ζ函数解析延拓的关系。要知道pm并不是随意的,它需要满足特定的几何约束。这一点乔喻的论文里也没有明确给出。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构建双向映射,这也是最难点。从数论的角度出发,我们还需要找到更广泛的找到模态路径与素数分布之间的等价关系。
从几何的角度出发,通过路径的对称性或者模态距离,重新解析ζ函数的零点分布。乔喻的论文里,做了一部分工作,但并不全面。
换句话说接下来如果大家对这个方向感兴趣,就需要在模态空间中找到一个几何结构,它的对称性与数论问题中的深层规律完全匹配。
这里……好吧,我个人猜测这可能涉及到某种高维对称群,又或者是某个自定义模态空间上的特殊约束条件。
据我所知,华夏燕北大学已经有团队在介入这个问题,包括群结构的模态空间引入问题。我猜想等到这个问题解决之后,我们就会有更充足的工具去窥探ζ函数的真相。”
回答完这个问题,张树文又简单回答了几个问题之后,便宣布了下课。
毕竟今天只是很初级的内容,并不深入。真正难度提升的部分还是从模态体系模块化,并转为可以利用的数学工具开始。
张树文正在讲台上收拾课件的时候,刚刚提问的研究生的导师,他的同事彼得·萨纳克来到了讲台旁边,问了句:“急着回家吗?不急的话,不如去喝一杯?”
张树文看着彼得,笑着说道:“酒就算了,咖啡倒是可以。”
“哈哈,张,晚上喝咖啡可不是好习惯,会失眠的。”彼得·萨纳克笑着说道。
“不,我晚上喝咖啡反而会睡的更好。”张树文摇了摇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