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先盯着,我先赶紧跟老板汇报这个好消息。对了,这几天实验室里必须得留人24小时守着,你商量着排个值班表出来。”
刘浩交代了句,然后走出了实验室。
……
刚回到办公室的张左琳随手接了刘浩的电话。
不得不说这个电话来的挺巧,他也正打算跟刘浩打电话说点事情。
他向上申请的一个项目最近被批了。项目目标是开发更高效的催化剂,能够将二氧化碳转化为诸如甲醇、乙烯这类高附加值化学品。
他打算再招募一个助理,负责这个目前还看不到智能化材料项目。然后让刘浩给自己当助手,主要精力放在这个基金项目。
虽然说横向项目更赚钱,但今年才不过46岁的张左琳还是有些追求的。
华夏正在追求双碳目标对于碳捕集跟利用方面的技术本就有迫切需求。
如果在这块能做出比较重要的成果,说不定就能在未来评上院士。
相对来说张左琳觉得自己机会还是有的。背靠燕北大学这个平台,他又已经拿到了科技创业领军人才的帽子。
虽然比不上杰青,但如果在国家需要的重点项目方向上努把力,出了成绩,学校在帮衬一把,说不定就成了。
毕竟年纪这块他还是有优势的。
冷知识,平台推荐教授上院士,很多时候也是看性价比的。
毕竟每年院士增补的名额就那么多。虽然目前院士已经有了退出机制,但基本没什么退出的。
真正制约院士发挥能量的是到了八十岁就会授予资深院士的称号。
官方定义的资深院士称号跟形容大牛级的资深院士意思不太一样。
因为到了这个年纪原则上就已经不再能担任科学院及学部的领导职务,也不能再参加对院士候选人的提名跟选举。
换言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