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的事情,一个班四、五十个学生,老师不可能把精力平等的分给每一个学生。学得好或者差,跟老师关系不大。
但在燕北大学,这种说法显然不成立了。
比如今天这种情况,乔喻都觉得他不是在为自己学了。
明明看书收获的是自己,但让直接让田导跟对面的师爷爷,都抢著要给他送些福利。这大概是深怕他觉得学习过程中正反馈不够,所以不停福利加码吧?乔喻觉得他有必要在换了住宿环境之后,把「为华夏数学崛起而读书」挂在独属于自己的小自习室里。
这样不管是田导还是袁老来了,大概都会收获满满的情绪价值。
乔喻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事实上给对自己好的人创造情绪价值,本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属于有恩必报,这就好像华夏的老人退休之后,往往会选择不求物质回报的给儿女继续带孙辈,换取的同样是情绪价值一样。毕竟除了情绪价值之外,乔喻现在也没其他回报的能提供给他这两位导师了。
不管是田言真还是袁老,大概都是不缺钱的,更不缺地位。..
把这些放到一边,乔喻晚上参加了联合课题组的视频会议。这也是自从他加入到课题组之后最受重视的一次会议。
一直不太待见他的罗纳德教授,不但对他赞赏有加,还顺便在会议上把同样参与这次会议,但没有发言权的两个学生颇为不含蓄的教训了一通,并告诉他们应该向乔喻学习——要用脑子思考问题,而不是混日子。
对此乔喻不好说什么。
但他觉得这个课题组他如果待久了,可能会成为几位教授带学生们的公敌。乔喻甚至觉得这次会议之后,几个人肯定会单独组个小群骂他。
毕竟如果他的导师这么表扬别人的学生,然后埋汰自己,他一定会这么干的。虽然并没有什么用,但起码能让心里舒服些。弱者只有抱团的时候才有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