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自己的微博账号之后,乔喻便把这件事放到了一边。只是偶尔会点进去看看自己的微博粉丝数,以及有没有认真的付费咨询问题。
大概是他的名气还不是太够,粉丝增加到2万这个数字之后,就没了动静,至于付费咨询,更是一次都没有。
不过乔喻觉得也无所谓。
数学本来就是个很冷门的专业。
而且这个时间段,针对小里巴巴数学竞赛的热度,也已经被其他事情抢过去了。
能有两万粉,他觉得已经很不错了。
提升名气就跟黑麻省理工一样,不能着急,否则便落入了下乘。
他这种高端的知识类博主总不能跟其他博主一样,靠哗众取宠涨粉吧?
先一步一个脚印的走着,乔喻相信等他以后越来越厉害了,粉丝肯定是会越来越多的。
说不定他以后还能成为华夏数学界的意见领袖。到时候……
算了,到时候的事情,乔喻现在也懒得想。
他还差的很远,得努力学习。
自从他跟薛松在微信上说之前两篇论文看完了,对面是做到了二十四小时随时联系的精髓。
不到两分钟就直接发了个视频过来,提了几个问题,当发现乔喻都能流利的回答,又简单测试了乔喻的英语水平之后,这位余江大学的教授最近给他发的论文都是纯英文版了。
顺带还贴心的送了乔喻一个专业英语大辞典app的激活码,大辞典中自然也包括了数专英语,让他抓紧时间自学,学完之后就可以开始尝试写论文了。
论文当然也要写英文的,按照薛教授的意思,乔喻的第一篇论文还是要选择投国外的期刊。
对此乔喻倒是能接受的。
倒不是两人崇洋媚外,关键在于西方世界的数学水平的确比华夏领先了一个量级。
不提西方文艺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