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只以标杆的形象出现了。
既要以身作则,又要善于调理阴阳,让辖下能够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时刻准备迎接组织上交代下来的任务。
其中“稳”之一字,最为重要!
然而想要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
一万多人的队伍,时间一长,谁没有个松懈的时候,亦或是产生一点别的想法?
要是赵卫红发现不了,那也就罢了。
可赵卫红若是发现了,依他眼里容不下沙子的性格,势必会进行处理。
若是下级的话,那倒还好,赵卫红作为主官,对违纪人员进行处分,谁也挑不出毛病。
可这个“违纪人员”,若是变成了赵卫红的“同僚”,甚至是“上级”,届时又该如何?
见到赵卫红的第一眼。
渔老便想起了自己的一位老战友,老搭档。
也是和赵卫红一样的刚正不阿,一样的正气凛然。
可这样的性格,也让渔老的这位老搭档,做了很多得罪人的事情。
虽然从“道理”的角度上出发,渔老的这位搭档没有任何过错。
一腔公心,能有何错?
但渔老的这位战友,还是在最为年富力强的年纪,便退居二线,落寞收场。
刚正不阿,嫉恶如仇,从未有错。
但想要走上魏副首长和渔老眼中的“高位”,成为领导。
那赵卫红就必须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是“抓大放小”的本事。
可以刚正,可以严格,但必须要学会灵活的处事方法。
很多时候,领导就是一门妥协的艺术。
人生如是,政z亦如是。
过钢易折。
这四个字,仿佛是赵卫红军旅生涯的写照。
常定方和史继东等人,担心赵卫红高强度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