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转瞬即逝。
很快便来到了藉田礼开始的日子。
天光未亮,寅时三刻刚过,楚路便被宫人从睡梦中唤醒。他困意仍浓,无精打采地任由内侍们为他穿戴繁复的明黄缎绣龙袍。
卯时,净鞭三响,鼓乐大作。楚路乘坐玉辇,在一众官员的簇拥下抵达先农坛。坛内早已戒备森严,御林军沿途黄土垫路,围设黄帷幔,将围观百姓隔绝在外。神坛北向,铺着五色土,前方牲案上摆着太牢——牛、羊、豕各一,皆蒙红布。
他依着礼官的指示,盥手,登坛。礼部尚书捧上青色玉帛,户部尚书捧上盛着清酒的金爵。楚路面无表情地将玉帛掷入燎炉,酒液洒于地。太常寺卿随即展开黄绫诏书,朗声诵读祝文,无非是些祈求丰年、安定民心的官样文章。
一套繁琐的祭祀流程下来,天已破晓。楚路被引至具服殿,换上一身明黄短打龙纹常服,束了青帛腰带,准备亲赴那所谓的一亩三分御耕田。
辰时,亲耕盛典开始。户部尚书跪进一柄鎏金雕龙的耒耜,顺天府尹则奉上缠金丝的牛鞭。两名须发皆白的耆老上前叩首,一人牵着披红挂彩的黄犊,一人扶着犁柄,颤声唱诺:“请陛下开犁!”
楚路左手执耒,右手扬鞭,在礼官一声“耕!”的长喝中,扶犁向南。黄犊缓缓而行,犁头破开新土,翻起黑色的浪。他象征性地推了三回,额角已见了细汗,青绸便靴也沾了些泥土。每推一回,耆老便高呼“调牲!”,牵牛左转,乐工奏响《履和之章》。
三推三返礼毕,一名耆老恭敬地用青瓷碗接了楚路犁上的一捧土,高呼:“得嘉禾之土!”
楚路随即登上观耕台,看着三公九卿以及其余官员轮番下地,将那一亩三分地耕完,心中想着可算完了,接下来就只要看他们干活就行了吧?
就在楚路于观耕台上欣赏百官耕作时,先农坛外围的一处隐蔽角落,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