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两人领命离去,李文渊又沉吟片刻,最终下定决心,换上一身朝服,亲自前往后宫,求见太后。
慈宁宫内,太后听完李文渊带着忧虑和恳切的陈述,尤其是听到“天降异象,恐伤国祚”之语时,保养得宜的脸上也不由露出了凝重之色。她虽不理朝政,但深知祖宗基业的重要,更明白一个行事乖张、不听劝谏的皇帝会带来何等灾难。
“唉……”太后轻叹一声,“皇帝的性子怎么会变得如此倔强?既然连上天都示警了,此事哀家不能不管。李学士放心,哀家会站在你们这一边的。”
得到太后的支持,李文渊心中大定,恭敬地行礼告退。
翌日清晨。
天色刚亮,一股不同寻常的凝重气氛便笼罩了整个皇宫。
以李文渊为首,身后跟着数十名白发苍苍的老臣、义愤填膺的言官御史,以及更多闻讯赶来的门生故旧,组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穿过宫门,直奔皇帝所在的养心殿。
队伍的最前方,赫然还有着太后的凤驾。
当楚路得到通报,看到殿外那黑压压一片,以及端坐在凤驾之上,面色肃然的太后时,饶是他早有心理准备,也不禁微微皱起了眉头。
“臣等,叩见陛下!太后千岁!”李文渊率先跪倒在地,声震殿宇。
身后众人齐刷刷跪下,动作整齐划一,带着一种无声的压迫感。
楚路坐在龙椅上,面无表情地看着下方:“诸位爱卿,还有母后,今日这般兴师动众,所为何事啊?”
李文渊抬起头,目光炯炯地看着楚路,语气沉痛:“陛下!臣等今日前来,是为劝陛下悬崖勒马,回头是岸!昨日陛下刚愎自用,险酿冤案,幸得苍天庇佑,真相大白。然陛下非但不知悔改,反而斥责忠良,倒行逆施!此举已令天怒人怨,昨夜天生异象,紫微黯淡,荧惑守心,此乃上天对陛下最严厉的警告!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