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现在只差想一个合理的借口,让龚良主动提出他想吃钳花宫灯包和四喜汤团,然后秦淮再去找郑达求助,拜托郑达教教他。
如果郑达也不会钳花宫灯包……
那秦淮只能研究一下,照着网图能不能练指法。
郑思源说过,点心的造型不是千篇一律的,很多时候点心的造型考验的是厨师的想象力和审美。
钳花宫灯包,只要做出来的是钳花包,且看上去是照宫灯的思路捏的,它就是钳花宫灯包。
秦淮刚才搜索的时候都看到了,钳花包的造型多的和面果儿有的一拼,这种卷造型的点心卷到最后都是卷厨师的创造力。
你可以叫它钳花包,也可以叫它钳花宫灯包、细沙钳花包、豆沙钳花包、奶黄钳花包,叫什么名字都是人定的。
就像三丁包可以是三丁包、精品三丁包、特级三丁包。
陈皮银耳莲子羹也可以是银耳羹、莲子羹、陈皮茶。
以秦淮对郑达的了解,郑达其实不太喜欢这种卷造型的点心。
他做点心的时候,也是能不给点心做造型就不给点心做造型。钳花包的难度又没有面果儿那么高,那么值得去学习,秦淮是真的有点担心郑达可能真的不会钳花宫灯包。
秦淮离开厕所,边走边思考该怎么先套龚良的话,再套郑达的话,甚至还思考了一下郑思源会不会对钳花包感兴趣,能不能说动郑思源不要再练大翻勺了,改练钳花宫灯包。
秦淮觉得郑思源在指法上还是有前途的。
审美和想象力他都有,郑思源说自己没有,那是他谦虚。
每次郑思源看秦淮做果儿的时候,那怀疑人生,对不起列祖列宗的表情都在告诉秦淮,郑思源是一个对自己的审美有坚持的人。
秦淮回到后厨,发现大家基本上都休息了,只有黄胜利和黄嘉还奋斗在灶台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