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334章 文学遣日使?

第334章 文学遣日使?(6 / 7)

,都产生正面、积极的意义。”

邹光明虽然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闻言也只能先坐回座位去。

这时候韦齐宁也开口了,不管出于哪方面的考虑,现在的他都不想正面拮抗了,于是道:“其实我并不是真想反对张潮他们去日本访问,我也是想让这个活动开展得更稳妥……”

铁宁微笑地安抚道:“我理解,毕竟责任重大,不容有失。您的意见也很重要,办好这次活动,需要各种各样的意见!”

接着铁宁从身前的文件夹抽出一沓泛黄文件,道:“今天开会以前,我特地去翻了一下档案,发现有一份1985年作协外事处的批文,批准三个知青作家去北海道采风。

我把它带来了,大家可以传阅一下。”

说罢,把其中一张纸递给了身边的刘恒。刘恒看完以后露出惊讶、感慨、缅怀的复杂神色,然后又把纸往下递给了高洪波。就这样,这张在会议室的十几双手里传阅了一遍,又回到了铁宁的手里。

这张批文的其他内容无甚特殊,最特别的是审批意见栏里,有人用钢笔写了一句话——“莫带官样文章,多捎民间烟火”——如今这行小字都快被公章油墨洇没了。

这句话下面是遒劲的“丁玲”二字落款。

铁宁仔细看了一遍众人的表情,然后道:“咱们作协不是围着张潮转,而是给树苗浇水、施肥——可能它不需要我们也能长成参天大树,那是它自己的本事,但不做就是我们的失职。

至于说这次代表团用什么名义、走什么程序,其实都不难解决。难解决的是我们脑子里的疙瘩!”

这时候高洪波道:“80年代中日恢复文学交流后的首批访日名单,上面有史铁生、王安忆、余华……当年日本《朝日新闻》说他们是‘中国文学侦察兵’。

二十多年过去,我们要送出去的是不是‘侦察兵’而是‘文学野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