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文学奖”这句话来佐证诺奖的不公,却不知道李敖当年获得提名时,他多次上节目提及都是喜笑颜开的模样,甚至在《燕京法源寺》再版的封面上都要印“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只不过后来没得奖才变得“清高”了起来。
只能说舆论风向和国民心态的变化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也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事。
马悦然身为掌握诺贝尔文学奖最终投票权的终身评委,自然成为中国文坛所追捧的“皇帝”。就在两年前,国内最权威的媒体还曾专访过他,标题就是《中国作家何时能拿诺贝尔文学奖?》
“皇帝”说的话,可不就是“圣旨”?
这也难怪文学评论界要紧急组织起来对张潮的作品给予“高度评价”,否则“皇上”一怒,大家不知道又要被媒体批斗多久。
当然,马悦然本人肯定没有这么傲慢,会把自己当皇帝;他与中国文学界的来往也基本是真诚而善意的——但架不住大家都有一颗过度热切的心。
张潮是最没有这个“心魔”的作家了——他早就知道结果,所以格外淡定。见不见马悦然,对他来说并没有差别——反正他这个年纪,马悦然就是老年痴呆了,也不可能找人提名他去评诺奖。
只不过既然“皇上”都把机会送到嘴边来了,自己不利用不就可惜了?
所以在听到邹光明这么说以后,张潮有些可惜地“啧”了一下,说道:“下个月吗?那可能不太凑巧,我很可能不在国内。不然您替我转达一下对马老先生的问候?”
邹光明一听就着急了,连忙拉着张潮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关上门,才问道:“你这不是才从美国回来没多久,又要出去?你……你准备移民了?”
这时候国内还在移民热的尾巴上,不少名人、明星都办了移民,美国是首选,然后是加拿大、英国、新加坡,都去不了的至少也弄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