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年轻的编辑说了一句实话:“其实,想要每年都维持几十万份的投稿数量,是很难的……”
张潮没有接话,而是用眼神鼓励年轻编辑继续说下去。
年轻编辑看所有人的目光都转移到了自己身上,顿时有些紧张,还是李启刚温言鼓励道:“小许,你继续说,说错了也不用怕。”
这位年轻编辑就是许敏霞,本身就是1999年第一届大赛一等奖得主,后来去了复大中文系,去年进入《新芽》杂志社做编辑。
许敏霞迅速整理了一下思路,然后道:“我去年开始在档案室翻阅了一些咱们大赛过去的资料。第六届……也就是2004年那一届,是历届当中投稿数量最多的一届……”
许敏霞一边说着,一边看了一眼张潮——2004年那一届,既是「新理念作文大赛」的顶峰,也是被张潮三篇文章踢下顶峰的时刻。
张潮脸色毫无变化,许敏霞才继续说道:“稿件数量是42万份,参赛人数是6万多人。但是在归档的资料当中,我注意到几个迹象——
首先是参赛人数和稿件之间的比例一届比一届悬殊,到了第六届,每7份稿件才对应1个参赛者。这意味着……意味着……”
赵常田道:“意味着什么,你大胆说。”
许敏霞这才道:“这意味着参赛者整体来说越来越投机了。一稿多投,就像在赌局上多押几个点数一样,就是寄希望于其中一注能押中。
第二,多次参赛的人数也越来越多。虽然没有统计初赛选手的参赛次数,但是复赛选手当中,有将近四分之一至少参加过一次比赛。
按照常理推断,初赛选手多次参赛的比例也应该接近这个数字。这意味着「新理念作文大赛」逐渐被一些‘熟手’垄断了,这些‘熟手’多少确实是自己会写,多少是‘人造’的,我们无从辨别。”
说到这里,张潮突然插话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