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菜馆」那一顿,吃的几乎都是西餐。虽然花样不少,但是终究还是不能满足自己对中餐的渴求。
这让张潮对食物产生了一些思考。
张爱玲的《色·戒》当中道出了女人与男人的“心”的不同——其中关于女人那句少儿不宜,男人那句则颇有意思:“要抓住一个男人的心,首先要通过他的胃。”
可能有人要说这么讲太偏颇,世上总有不贪食的男人——但艺术家从来不对“事实”负责,艺术家要抓住了千百种“事实”当中情绪最强烈的那一瞬间。
“要抓住一个男人的心,首先要通过他的胃。”不是真理,但放在的语境里却足够令人信服。同时也道出了食物与情感之间微妙的联系——
食物对于人类来说,拥有超越温饱的精神属性,人们既用食物慰藉彼此,也用食物互相伤害。
它可以是维系关系的纽带,也可以彰显权力的工具,还可以是文化认同的象征,以及个人与集体记忆的载体。
对于文艺作品中的食物,张潮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李安《饮食男女》中朱师傅为女儿们做的一顿又一顿的大餐。张潮第一次看的时候,只觉得这是朱师傅对女儿爱的表现,他希望女儿们能从自己烹饪的食物当中感受到父爱。
但是后来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张潮又从中看出另一层意味——食物,同样是朱师傅彰显自己在家庭当中的“主导权”,从而“控制”三个女儿的工具。
因为每星期的这一顿大餐,三个女儿都必须按时按点回到家里品尝。饭桌上的气氛也毫不温馨,而是充满了压抑与反抗的意味。
朱师傅失去味觉以后无法尝出食物的味道,导致调味失常,三个女儿都吃出来了,却都因为各种原因不说,或者不敢说。
当朱师傅终于放下自己“一家之主”的权威,重新投入与锦荣的家庭生活中去,再次成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