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编辑闻言愁眉苦脸起来,一个嘟嘟囔囔地道:“……刚填的资料就要改……”
正要离开会议室的吴文辉脸色一变,问道:“你们不是说都还没注册吗?”
“老大,我什么都没说,你也什么都没听见。兄弟们,走,注册账号去!”编辑们顿时坐鸟兽散。
……
「微博」上线之日,作协里也是热闹非凡。
老作家们戴着老花镜,坐在办公室的几台电脑前;几个小伙子、小姑娘正在分组“帮扶”,一点一点教他们怎么注册、怎么发帖。
这次作协发了内部倡议,希望所有作家都要抓住这个机会,在「微博」上与广大读者们亲切交流,起到推广文学的表率作用。
响应的人不少,大多数都是中青年作家。上了年纪的作家也有感兴趣的,但自己在家搞不定注册这些事,于是都跑到各地的作协来寻求年轻人的帮助。
一番折腾下来,倒也有不少注册成功的——只是怎么发帖成了一个难题。大部分老作家连“一指禅”打字都不会,只能用手写纸条,然后再让年轻人帮他们打字发出来。
“我是来自中国的老作家寒江,很高兴在微博上和大家见面,希望大家能喜欢我的作品。我曾经写过一本长篇《故乡的路》,发表在《收获》杂志上……”
小伙子打着打着连忙道:“寒江老师,字数不够了,中文就让发70个字。”
寒江一脸不高兴,只好重新拿过纸条,再字斟句酌地写起来。
当然也有马上收获正反馈的,有读者留言道:“孙老师,没想到竟然能在这里见到你,我很喜欢你的《访问梦境》,我关注你啦!”
孙甘露看到这条留言,脸上的褶子都笑得多了两条。
「微博」平台这种发帖轻松、反馈及时的形式,很让这些平时忙于创作,没空写什么博客的作家收获到网络交流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