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拿出版社的资源,给电视剧做广告是吗?
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中,这场特殊的发布会落下了帷幕。
除了个别记者,几乎所有人都“满载而归”——张潮虽然不是那种典型意义上的“外国作家”,并没有因为接受美国记者的采访就格外谨慎,或者格外激动;
但是他提供了足够的新闻价值!
对于记者来讲,这比那些浮夸的吹捧,或者沉闷的谦卑要好多了。毕竟他们的收入是按照发表的“词数”来计算的。
等到记者都走了,张潮才长长呼出一口气,像瘪掉的皮球一样,瘫坐在椅子上。
大卫·米勒上前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张潮之前一直表现得云淡风轻,但实际上一点都没有松懈。
从要求出版社必须请来《美国印度人报》记者,到fox记者的配合,再到昆瑙·内亚的到来,以及整个流程那种强烈的“设计感”,都说明张潮内心对这件事的重视。
现在不仅圆满解决,甚至还给即将发布的新书、即将播放的新剧集强势打了一波广告,这样的结果简直完美。
但张潮在其中付出的心血也是肉眼可见地。
单单因为要用英语进行问答,张潮在到达芝加哥前,就和许蕊雅等人高强度进行了练习。
不过张潮也只瘫坐了一小会儿,就站起身来,先和昆瑙·内亚握了手,感谢他的帮助;然后对大卫·米勒严肃地说道:“我对simon&schuster在这次危机公关中的表现十分不满意。”
一句话就把大卫·米勒说得寒毛都竖起来了。他当然知道simon&schuster出版社的高层这次的方式有点敷衍了,尤其选择了对“种族歧视”指控的退让,实际是“牺牲”张潮的名誉,来保全出版社的名誉。
毕竟simon&schuster出版社作为全美五大出版社之一,麾下